筑壩山河,鏖戰朝陽——遼寧朝陽抽水蓄能電站上、下水庫工程小記 |
|
|
|
在遼寧西北部的廣袤大地上,遼寧朝陽抽水蓄能電站上、下水庫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地穩步推進。建設者們以智慧為筆,汗水為墨,在這片山河間奮力澆筑著一座綠色能源的世紀豐碑。 工程啟幕,生態先行 2025年6月,電站建設正式拉開序幕,清表作業同步啟動。電站上水庫位于龍城區聯合鄉沈杖子村西側支溝源頭,下水庫則坐落于朝陽縣北溝門子鄉于家店村南側、老虎山河左岸臺地。 工程建設伊始,生態保護即被置于首位。施工局團隊創新采用分區、分層方式剝離表土,并對剝離出的珍貴表土進行科學堆存,最大限度減少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,并確保未來的生態恢復效果,同時播撒紫花苜蓿等草籽固土護坡。清表現場,施工局常務副局長孫得會與經驗豐富的老山林劉師傅并肩而立。劉師傅一句樸實而深刻的話語道出了所有建設者的心聲:“樹挪活,山挪也活,咱們得把根兒留住?!边@不僅是樸素的智慧,更是對自然生態的深沉敬畏與莊嚴承諾。 秉持“綠色施工,守護一方水土”的理念,施工局將環保措施融入每一個細節。在路基兩側,臨時排水溝和沉砂池有序分布,有效收集、凈化施工廢水,達標后循環利用,最大限度減少水資源消耗和污染。針對施工揚塵,現場及道路沿線廣泛布設智能噴淋系統;同時安排專人監測揚塵,定時灑水清掃路面,確保揚塵可控。對于施工機械和車輛產生的噪聲污染,施工局多管齊下:為高噪音設備加裝隔音屏障,為操作人員配備專業耳塞、耳罩等防護用品,并科學安排施工時間,嚴格避免在居民休息時段進行高噪音作業,將環境影響降至最低。 鑒于朝陽地區夏季雨量充沛,防洪度汛成為關乎工程安全的重中之重。施工局未雨綢繆,編制了詳盡的防洪度汛應急預案,組建訓練有素的應急搶險隊伍并定期演練。在上下水庫周邊,堅固的防洪堤壩已提前筑起,完善的排水系統也已布設到位。同時,施工局與氣象部門緊密聯動,實時掌握天氣動態,提前做好各項防范準備,為工程安全度汛構筑牢不可破的防線。 攻堅克難,鏖戰正酣 工程推進的道路上,技術難題是必須翻越的高山,上水庫爆破與下水庫開挖便是其中關鍵的兩場硬仗。 上庫爆破,科學攻堅克巖層。面對上庫區復雜的巖層結構,項目團隊未雨綢繆,提前開展精密地形勘探與多輪爆破方案論證。經過嚴謹的技術研討與模擬驗證,最終確定采用“露天深孔臺階爆破方案”并結合“毫秒級微差起爆技術”。該工藝通過精準控制臺階高度與鉆孔網絡參數,在最大化爆破效率的同時,顯著降低震動波疊加效應,并通過優化拋擲方向進一步保障了邊坡穩定性。 7月2日,上庫庫盆迎來首次爆破,203個深孔精準裝藥,總裝藥量達4.9噸。隨著指令下達,毫秒級延時雷管按序起爆,震動速度遠低于安全閾值。此次爆破累計開挖石方量約15000立方米,為庫盆成形奠定堅實基礎。 下庫擠密樁,雨季大干戰猶酣。當前,下水庫庫盆區建設焦點正集中在地基加固的關鍵環節——擠密樁施工。該區域地質條件復雜,土體軟弱、承載力不均,對庫盆的長期穩定構成嚴峻挑戰。采用擠密樁技術是強化地基的核心方案。然而,這項至關重要的施工正逢雨季,持續不斷的強降雨導致作業面泥濘不堪,土體含水率飽和,給成孔、填料、夯實等工序帶來了巨大困難,嚴重威脅著施工進度和質量目標。然后面對惡劣天氣與復雜地質的雙重夾擊,施工局全體人員毫不氣餒,以昂揚的斗志投入到這場攻堅戰中:大型抽排水設備晝夜轟鳴,奮力清除積水;關鍵作業區上方,大面積的防雨棚已迅速搭建,努力為樁基施工撐起一片“晴空”;技術人員緊盯現場,根據實時土體狀況動態優化施工工藝和混凝土配比;監測點加密布設,數據實時回傳,嚴密監控著每一處細微變化。盡管挑戰重重,但建設者們士氣高漲,正爭分奪秒、科學組織,全力克服雨季影響,確保擠密樁施工按質按量向前推進,為后續的止水帷幕和邊坡支護打下堅實根基。這場與時間賽跑、與自然角力的硬仗,是下庫工程當前最生動的寫照。 點亮未來,能源轉型 當遼寧朝陽抽水蓄能電站最終巍然矗立,它將成為當地舉足輕重的綠色儲能樞紐,肩負起推動區域能源轉型的重任。這座總裝機容量高達1300兆瓦、預計年發電量可達26億千瓦時的超級工程,未來將與區域內其他調峰電源協同作戰,高效承擔電網調峰、調頻、儲能等核心任務,有效緩解遼寧電網及遼西地區日益增長的調峰壓力,大幅提升整個電網運行的穩定性、安全性和靈活性。 面向接下來的建設征程,施工局將繼續發揚攻堅克難的精神,以科學組織、周密部署和強化保障為基石,扎實推進各項工作。他們將致力于系統完善應急預案體系,著力提升對極端天氣的預測預警和實戰應對能力;持續深化技術創新應用,積極應對復雜地質條件帶來的挑戰;不斷優化工程管理體系,確保安全、質量、環保與進度全方位受控;同時,始終與地方政府和社區保持密切溝通與協作,營造和諧穩定的建設環境,為工程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。 展望未來,這座凝聚著智慧與汗水、在挑戰中淬煉而成的超級工程,必將如同一顆鑲嵌在遼寧西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,持續為區域能源安全保駕護航,為經濟騰飛注入澎湃動力,為生態建設描繪綠色畫卷。它不僅將點亮當地綠色能源的新希望,更將為助力國家“雙碳”戰略目標的實現貢獻關鍵力量,最終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和綠色能源轉型的卓越典范,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山河間,書寫下可持續發展的壯麗篇章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